第112章 慕南栀沉静的美(1 / 2)
大船底层。
在许七安的带领下,刑部捕头顺着木阶进入船舱,一股沉闷难闻的气味涌入鼻腔,汗臭味、霉味、氨气味……
“呕!”
下一刻,刑部捕头当即转身就往上走去,随即趴在护栏上,呕吐得不行,刚刚进食的午膳便宜了河里的鱼儿。
由于是船的底部,空气不流通,却又挤满了人,睡觉排泄都在舱底,于是滋生了大量的细菌,再加上晕船,体质弱的就会病倒。
没生病的,也会显得萎靡不振。
刑部捕头作为武夫,依旧扛不住如此恶劣的环境,更不用说那些禁军,他们的身体素质是比普通人要强不少,却不可能强得过刑部捕头。
正所谓,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。
褚相龙等人不会质疑李麟的观点,但是会质疑船底层的环境。
于是,有了现在这一幕。
许七安看到刑部捕头扭头就走,心中嘲讽一笑,便回到甲板上,目光落在大理寺丞的脸庞上,道:“你要下去看看吗?”
“不了!”大理寺丞看到刑部捕头吐完后,仿佛瘦了一圈,还哪有勇气下去底层,就算不死,也可能是一身残。相比于禁军的命,大理寺丞自然珍惜自己的小命。不否认一点,船上一旦出现传染病,谁都逃不掉。
这次的三司,是大理寺、刑部和都察院。
“你们两个呢?”许七安看向站在大理寺丞身边的两名都察院御史。
两名御史连忙摇了摇头,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,担心许七安不按套路出牌,强行将他们扔到底层去。
“褚将军,可要下去一看?”许七安的目光最终落在褚相龙的脸上,冷然问道。
“哼!”褚相龙没有接话,作为镇北王的副将,他自然想象得到船底的情况,但是他又不得不防止王妃跟过多的男性接触,才有了这条命令。真要搞出传染病,他也难逃其责。
“不看就跟我滚蛋!”许七安突然暴喝了一声。
先礼后兵!他也很清楚,虽说是这次使团的主办官,但是没什么真正的实权,至少大理寺、都察院和褚相龙都不会严格按照他的命令。
“你?!”褚相龙勃然大怒,但是眼光瞥见李麟,还是忍了下来。不说什么,单是一个李麟,就足以杀光这里的所有人。
云鹿书院的儒家学子为什么无法出现在朝堂,所谓的道统之争,不过是表面上的,而真实的情况,是这些儒生太强大,也太能打。君子是动口不动手,但是动口就足以杀人,又何须动手。
“这里有一些李先生炼制的丹药,船上的士卒都要吞服一枚。”许七安看到褚相龙等人不再开口,便看向站立在身后的百夫长陈骁,将一个木盒子递给对方,叮嘱说道:“每人一枚,有效抵挡晕船,还能增强身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,这次路途凶险,必须保持充沛的战斗力。”
“是!”陈骁这位矮小,却十分魁梧的禁军首领立马应声喊道,才双手接过那个木盒子,感激地说道:“谢过许银锣。”
“不用谢我,要谢就谢李先生。”说罢,许七安看了一眼李麟。
陈骁见状,连忙看向李麟,大声喊道:“谢过李先生。”
“谢过李先生!”在场的禁军士卒不约而同地喊道。他们每人心中都有一面镜子。这船上,也就许七安和李麟将他们当人看。
“散去吧。”许七安挥了挥手。
“是!”一众禁军继续留在甲板上,有些人刷马桶去。
“许银锣!”刑部捕头喊住了许七安。
“有事?”许七安闻言,转过身去,只见刑部捕头、大理寺丞和两位御史都期盼地看着他。
“那个丹药……”刑部捕头说道。
“那是给士卒的。”不等刑部捕头说下去,许七安就打断了他的话,道:“他们需要负责此行的安全,晕船对战斗力影响太大。”
刑部捕头等人闻言,顿时脸色一黑。许七安的言外之意,刑部捕头等人不需要这些丹药。预防晕船这点效果还好一点,尤其是对刑部捕头,他不怕,也不晕船,但是那个增加身体对传染病的效果,是个人都很需要。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。
仲春本就是疾病多发时节,好比发热什么的,这个年代,发热也是可以死人的。尤其船上发热,更是凶险。
说罢,许七安转身离去。
刑部捕头等人面面相觑,不过很快相视一笑,想到了什么办法。褚相龙早就很不爽地回到自己的房间。李麟也回到自己的房间。
“恩公,外面发生了什么?”平阳看到李麟走进来,便迎了上去。浮香正在准备午膳。李麟说过这次会带平阳和浮香出去走走。听雨阁那边的工作,平阳和浮香早就安排妥当。前段时间,平阳收了三位女徒弟,专门教她们说书,这样一来,就不需要她事事都亲力亲为。浮香由于容貌过于出众,也和平阳一样,戴上面纱,不过那婀娜的身段,还是难以遮掩得住。
“一些小事。”说着,李麟坐了下来,将甲板上的事情讲述一遍。李麟没有不让平阳和浮香离开房间,不过两人说没必要。这次,平阳和浮香是作为贴身婢女跟随李麟而来的。平阳和浮香坐在饭桌的两边,听得津津有味。
……
房间里。许银锣作为主办官,有着自己的独立房间。
“咚咚!”房门被敲响。
“进。”许七安喊了一声。
“吱——”木门被推开。刑部捕头悄然走进来。
“有事?”许七安故作疑惑地问道。
“许银锣,能不能给点丹药?”刑部捕头谄媚地问道。
“真不是我不想给你们。”许七安放下茶盏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李先生就给了我那么多,只能优先给那些士卒。”
“这……”刑部捕头先是一怔,道:“真没其他办法?”
事实上,刑部捕头、大理寺丞和御史都听到“这次路途凶险”,自然不可能视而不见,许七安作为这次使团的主办官,可能掌握了他们都没有掌握的情报,不然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。
所以,路途上,他们都需要保持健康的状态,那就需要丹药,不然身体一旦有了问题,遇到危险,想逃都逃不掉。他们不会将自身的安全,全部寄托在禁军等士卒的手上。
“其他办法倒是有。”许七安心中冷笑一声,脸上却笑意盈盈,认真地说道:“李哥炼制了更好的丹药,就是成本太高,只有少量。”
“真的?”刑部捕头顿时一喜。
“你总不能让李哥亏本吧?”许七安言辞义正地问了一句。
“当然不能。”
刑部捕头是不会怀疑李麟炼制的丹药,因为刑部的内部已经得到司天监的一种丹药,名为强体丹,正是李麟研制出来。
对于李麟的炼丹水平,只要是知道强体丹的人,都不会有任何质疑。
“这样吧,看在是同僚一场,一颗五十两银子。”
许七安故作勉为其难的样子,感叹了一声,道:“这真是成本价,也就李哥那么善心的人才会这样做。”
“五十两银子!”
刑部捕头心中一惊,这丹药也太贵,还只是成本价,真要正常售卖,不得翻个倍,不过表面上欣然接受的样子,道:“不贵。”
说着,他掏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,递给许七安,道:“就要两颗。”
许七安不动声色地接过银票,递给刑部捕头一个白瓷瓶子。
“许银锣,请问此行的凶险何在?”
刑部捕头爽快地收下白瓷瓶子,话锋一转,凝重地问道。
购买丹药是一个原因,而投石问路,也是一个原因。
这一百两银子,买的不仅仅是丹药,还有情报。
某种意义上,这便是潜规则。
许七安是主办官没错,但是他没有义务共享情报,更不会对三司的安全做出担保。
此行,是三司协同打更人办案,而打更人是没义务保护三司的人。
“我问你,要是此案是真的,你会如何?”
许七安饶有深意地问道。
刑部捕头闻言,眼瞳顿时一缩。
事实上,他们更愿意相信这不是真的,即镇北王没有勾结魁族,更没有打算屠灭楚州城。
然而,万一这是真的,那么他们此行,就凶多吉少。
事实上,没有危险的情况下,刑部捕头等人是打算查案,一旦遭遇危险,自然是选择退缩,毕竟差事没做好,顶多被责罚,总好过丢了性命。
“还有,你想过这次为什么褚将军不让士卒到甲板上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