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3章 这关系到每一个百姓的利益(2 / 2)
想到这一点。
他们愤怒了,愤怒的目光投向了那些儒生,投向了淳于越,如同择人而噬的野兽。
起初他们只是来凑热闹,但现在情况不同了。
他们意识到淳于越提出的分封制与他们息息相关,关系到他们的未来,乃至于他们的子孙后代。
这一刻。
他们怎能再忍。
“你这个该死的腐儒,没想到你竟然如此阴险,竟然企图破坏大秦的统一基石,你想让子孙后代再次遭受战祸。”
你这个老家伙该死。
“我之前还不清楚你提出的分封制是什么,但现在听太子殿下一说,你提出的分封制就是要封出许多王来,到时候天下又将陷入混乱,你这个不忠不义的老家伙,去死吧。”
“杀了他这个老家伙。”
“这些不忠不义的儒生也该杀。”
“他们是国家的罪人。”
“他们罪该万死。”
“杀了他们”
霎时间。
群情激愤,所有围观的百姓都愤怒地指责那些儒生,还有淳于越,充满了愤怒。
无论在哪个时代。
利益至上。
如果与自身利益无关,或许自己不会有所触动,大多会冷眼旁观,但如果关系到自身利益,那绝对会死咬不放。
对于朝廷的决策而言。
分封制,郡县制,取决于嬴政的选择。
但是,如果要大秦安定,将天下之权牢牢掌握,唯有郡县制才能实现。
分封制隐患太大,对统治根基不稳。
而显而易见的是,即使是普通百姓也一点就通,分封制就是封出许多诸侯,君王,那样就会若干年后再次天下大乱,这关系到每一个百姓的利益。
“我我”
看着四周愤怒的骂声,所有百姓的愤怒都表现出来,淳于越脸色变得惊恐万分,那些跪服在地上,原本十分坚定的儒生此刻也变得脸色不安。
这与他们预期的情况完全不同。
他们此次前来是为了劝谏大王遵循祖制,遵循礼法,可现在怎么变成了大秦的罪人?
“可笑,居然和我斗,还用渔轮战。”
赵烈冷眼旁观这一幕,对淳于越充满了嘲讽。
淳于越之所以集结众多儒士,一方面是因为人多势众,让朝廷难以直接对付,从而有所倚重;另一方面,他意在集结声势,吸引咸阳的民众,进而利用民众的意愿来对嬴政和大秦朝廷施加压力。
然而现在,
在赵烈的几句话之后,局势完全逆转了。
淳于越苦心经营的民意变成了他的致命符咒,也成了这五千儒士的致命符咒。
赵烈要处决他们,也是名正言顺。
围观的民众的怒斥声持续不断,淳于越和那些儒士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焦虑。
此时,
赵烈发话了,双手一举:“大秦的百姓们,请听我说几句。”
随着他的话音落下,
王宫外的怒斥声和激昂的情绪逐渐平息。
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宫墙上的身影。
“几天前,我凯旋回到咸阳,为了大秦的千秋万代,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宁,再无战乱,已经和百官商定了郡县制,并且今天我已经向父王上奏,郡县制的框架已经建立。”
“淳于越和这些儒士,触犯了秦的法律,犯了不忠不义之罪,更是犯了破坏大秦国本之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