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0章 离心(1 / 2)
玄宸令重出内库,天子亲赐翰林学士苏沉。
另外,国子监典簿虞照青升任右通政使,掌八方书信调令之权,专责联络边关将领与地方藩镇。
散朝之后,朝臣们鱼贯而出,尚未踏出宣政门,便已低声议论纷纷。
苏沉是凌太傅门下,又贵为帝师,与天子之间亲厚非常,早已不是什么秘密。
玄宸令虽贵重,落到苏沉头上,在旁人眼中,再不过也就是一点“偏私”罢了。
于理不合,于情还解释的通。
可虞照青呢?那可是当年废帝李牧的亲信!先前锒铛入狱,又装模作样的贬至西北,可没几天就给调回长安安插在了国子监,现在更是直接一跃升至通政之位,执掌朝中军情外调,俨然重臣之列!
如此骤然高升……难道天子与废帝也握手言和啦?!
还是说,虞照青原也是天子李致的亲信,早先不过是安插在废帝势力中?
就在人心浮动之际,向来言辞最激烈董义和却出人意料地改了口风。
“苏大人身手不凡、心志忠贞,得天子亲授金虎符,当之无愧。”
有人忍不住反驳:“董大人,此前您不是还弹劾他出入寝殿,有失君臣之礼?”
董义和不慌不忙,捻着胡须道:“陛下不计前嫌,重用虞照青,足见其胸襟宽广,不拘小节。苏大人与陛下相识多年,偶尔亲近些,又有何妨?我等岂可以小人之心度天子之腹?”
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,连平日里义正词严的模样都不改,话里却颇有几分“见风使舵”的嫌疑。
那十五庭杖果然打得不轻。
群臣鄙夷。
朝局上的风浪波及不到淳王府分毫,李放每天还是在他的淳王府里跟阿狸大人一起悠闲度日,观鱼,逗鸟,吃饭,睡觉,过得一派逍遥。
唯一的烦恼,也就是最近苏沉回来的少了。
他听人说苏沉这阵子带着禁军在长安城各处盘查,似是出了什么事,他想不明白,帮不上忙,便也不关心太多。
他早都枯等习惯了,多少年都等得,何况这两天?
等苏沉忙完了这阵子,自然又能来和他一起吃饭,同他讲些有趣的事了。
这晚,淳王带着阿狸大人在府里散步,路过苏沉那座小院,余光一扫,瞧见门前站着一个人影,正在推门。
“苏沉!”
淳王登时喜上眉梢,抱着猫儿就小跑了过去,声音里都是欢喜,“你今天怎么有空回来啊?”
人影闻声回头。
淳王刚要扑上去,一眼看清那张脸,整个人猛地一僵,抬起的脚步硬生生停住,不知往哪放,差点摔了个趔趄。
来人不是苏沉。
是李致。
李致轻装简从,一身玄衣立在廊下,发未束冠,也无配饰金玉,倒像是苏沉闲时那般打扮。
“陛……”淳王的心一下子从云端掉进了悬崖,出了一身冷汗,慌忙丢下阿狸大人,“……参见陛下!”
李致抬手免礼。
他站在那里,冷月映着身影,气势丝毫不减,目光微垂,落在淳王和阿狸身上。
“他不在府里?”
淳王一面起身,一面讷讷点头,问:“也不在宫里吗?”
刚问完,他便恨不得把自己的舌头给吞了,这问的不是句废话吗?
李致没有立刻回答,只静静望着苏沉的房门,神情看不出喜怒。
淳王小心地重新将阿狸往怀里抱,语气低下了几分:“不、不是……我也正琢磨呢,苏沉已经好些天没回来了。”
李致淡声道:“嗯,前些天都宿在宫里。单今日不见人影,朕以为他来这儿了。”
“……”淳王心情复杂,脸色苦闷,敷衍回了句,“大……大概……还在哪里忙吧。”
李致这才将目光移到淳王身上端详,见到他怀里的大猫,神色终于缓和了几分,信步走近两步,伸出手去。
淳王不明所以,吓得连退了两步。
李致顿住,挑眉扫了他一眼。
好歹也是个王爷,身体里流着皇室的血脉,胆子竟这样小,见了他就和见了鬼一样。